如果要二選一,你會找茶商還是茶農??
一般人都會下意識地相信茶農
來源清晰,價格更便宜,勤勞淳樸。
| 城市套路深,我要回農村
?
這小標題有個后半句:農村路也滑,人心更復雜。
?
去找茶農買茶的人,腦海里基本都想的這些:
茶農在產地,茶園茶葉都是自己家的,沒有中“奸”商賺差價,保證了真實性,價格更實惠。
但是理想和現(xiàn)實,往往存在差距,不然中間商分分鐘倒閉一批。
?
不知道你是否還記得去年被嚴打的“外公家的茶”、“爺爺種的茶”。
茶農憑借社交軟件的興起,繞開茶商,直接面對終端消費者,進山買茶的游客也不斷增多。
就拿馬上就要上市的龍井來說。
很多新聞報道,在杭州,每年都有大量游客進景區(qū)游玩、喝茶。
當他們看到茶農在自家門支起大鍋、擺開架勢炒龍井,都會忍不住圍觀。
心里想著:我看著茶農炒,肯定是正宗的西湖龍井了。
于是買了“親眼看著炒的西湖龍井”,開心地離開。
但是,從外地購買鮮葉,再在茶園內、景區(qū)里,當著游客的面炒、兜售,已經是行內公開的秘密。
這里不是讓大家去惡意揣測別人。
茶圈里,也不乏認真炒茶,踏實做事的茶農。
重點是,每個人對信息的篩查能力有差異。
找茶農能買到性價比高的好茶嗎?答案是肯定的。
但這有個大前提,你先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的識茶能力。
茶農手里掌握資源不一樣,品質當然也看具體情況,對自家的茶在市場中的地位認知也會有偏差。
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告訴我們,真要說從他們手里買的茶有多實惠,也不一定。
| 你相信故事營銷嗎?
?
說到營銷,又讓我想起經典套路。
某寶上很多賣茶的C店,都會在商品頁或者首圖上貼上“自己的爸爸”“爺爺”,甚至全家站在一起,拿著一張紙板寫上“全家承諾”,或與其類似的質量保證書、身份證。
?
文案都差不多:“父親常說,干什么都不能忘了做人的基本,腳踏實地,一步一個腳印?!?/span>
?
話都說得挺漂亮的,但還不如把茶葉的基本信息、質檢報告貼出來有用。
如果我是個普通的茶客,在自認能力還不夠的情況下,可能會選擇茶商。
因為他們已經用專業(yè)水平替我篩選過一遍了,比起自己大海撈針茫茫然,專業(yè)的茶商甚至能給出風味的橫縱向對比,最后敲定一款符合你口味、心理價格預期的茶。
但是,茶商也不盡然都可靠,他們也有套路。
?
用高大上的商業(yè)化包裝來收“面子稅”,拔高你對這款茶的期待,只是基本操作。
炒情懷、講故事才是最打動人心的。
有些“很懂茶”的茶商一說到茶本身恨不得守口如瓶,說到“茶與人生”的故事卻又滔滔不絕,不是他們吝嗇跟你分享知識,或是怕泄露了什么商業(yè)機密,而是茶本身就有貓膩,某一方面有短板。
| 套路這么多,我能做點啥?
?
你看,兩邊都有靠譜的,不靠譜的,怎么辦?
?
其實有個小技巧,不一定對,但是大部分情況有效。
認真做事的人,往往特別熱衷于跟你聊他專業(yè)領域內的東西,很多知識、真實的信息,他不會藏著掖著,都會明明白白說給你聽,試圖尋找共鳴。
這種認真難能可貴,但你不能指望道德約束市場,不然也沒法律什么事了。
那我們自己唯一能做的,就是把自己訓練成老饕。
?
茶湯最后還是要入口,入口之后聽誰的?
聽舌頭的。澀就是澀,苦就是苦。
當你喝多,喝久了,每種重要的茶味變化,都會進入你的“心理倉儲”。
以后只要遇到近似的信號,各種口味就能從你的“心理倉儲”中立即被檢索出來,完成對接。
?
當這個“倉儲”夠龐大的時候,就容不得同一領域的低劣產品了。
錯喝一口,你的整個潛在系統(tǒng)就會偷偷抱怨:“這個茶不怎么正啊”
李宗盛說,世上沒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作數(shù)。
世上也沒有白喝的茶,喝過的每一款,都在為你“排雷”。